近年来中美数据中心产业发展对比
发布时间:2017-09-28 14:43
与近年来美国数据中心市场并购整合活跃形成鲜明的对比的是,中国企业对美国数据中心行业的投资并购也乏善可陈,几乎没有成功的案例。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AI)等前沿技术领域飞速发展,数据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从数据背后解读人类社会活动规律和行为习惯,已经为新经济模式形成奠定基础。数据已从以往的计算、统计、测量的技术工具脱胎成一种资产,其投资价值越来越被市场认可,与之相关产业也成为各国经济发展中新的增长点。数据中心作为产业链的上游,其价值也被重新认识。
数据中心兼具不同行业的属性:从技术角度看,它首先是IT系统的延伸,从硬件的服务器物理单元到软件的操作系统,数据中心所持有的核心资产即是电子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的关键组成部分。从收益模式看,由于数据中心建设需要持有或租赁面积较大的不动产物业,土地、建筑物的升值、租赁回报是数据中心重要的收入来源之一。数据中心的建设运营又与房地产项目颇有共通之处。从产业结构看,数据中心与周边的环境息息相关,充足的用电供应、低廉的电价、充沛的水源、寒冷的环境等都是影响数据中心的关键要素,因此,数据中心又具备基础设施类资产的属性。
通过与美国的对比,我们发现中国的数据中心服务产业尚处在粗放发展阶段,市场仍以电讯运营商的垄断为主,各个运营商之间的网络交互服务欠缺,尤其是最能发挥数据中心规模优势的第三方数据服务市场亟待加强。
与近年来美国数据中心市场并购整合活跃形成鲜明的对比的是,中国企业对美国数据中心行业的投资并购也乏善可陈,几乎没有成功的案例。究其原因,一是数据属于敏感行业,受到各国政府的管制。二是美国的运营商已占据骨干网的关键节点(Carrier Hotel),形成实质上的垄断。
鉴于数据在未来经济增长中所发挥的关键作用,我们建议:国家层面将数据作为一种战略资源加以重新定义;借鉴美国数据服务业发展的成功经验,通过税收等政策的倾斜大力扶持相关产业发展;制定“数据主权法”,规范国内社会、商业活动的数据采集和管理,保护国家数据安全;改变电信运营商垄断的产业格局,引入竞争机制,培育数据服务行业龙头企业;同时鼓励国内相关企业走出国门,通过投资并购参与海外数据产业链分工,在世界范围内进行产业布局,抢占战略制高点。
一、数据是一种资产,数据中心价值再发现
自1960年世界首个飞机定座管理的数据处理系统面世,开启了企业级数据中心大门之后,数据中心经历了80年代计算机服务器端的普及,90年代互联网浪潮,21世纪云计算、大数据的兴起,其基础架构也由初期的“技术主导”转变为“业务需求主导”,逐步确立了“低成本、易维护、易扩张、智能化、按需提供服务”的发展路线,越来越贴近终端用户的日常生活。
技术的不断换代升级,促使数据中心的处理能力大幅提升,越来越多的公司需要借助数据中心的强大处理能力来提高业务效率。而自己建设持有数据中心又面临巨大的成本支出,于是催生了“数据中心服务”产业的出现。数据中心服务是指数据中心运营商通过租赁、主机托管等方式将自己持有的数据中心资源开放给外部用户使用,并收取一定费用的商业模式。
初期的数据中心服务多由基础电信运营商提供,主要是提供场地、电力、带宽等基础性的主机托管服务。后期随着产业规模的扩大,逐步出现了专门的第三方数据中心服务提供商公司,服务范围扩大至数据管理、安全防护、应用托管、按需定制等高附加值领域。
据IDC统计,全球数据中心服务产业规模逐步扩大,虽然期间经历了互联网泡沫崩溃、金融危机等供需失衡周期,但整体增长的趋势没有改变。
二、中美数据中心产业对比
(一)发展阶段上,美国进入行业整合阶段,中国仍处于以新建为主的粗犷式发展期。
美国市场规模最大,中国增长潜力最强。从数据中心分布来看,美国占据了全球45%数据中心份额,中国和日本位居其次,分别占有8%和7%.从各地区增速来看,根据IDC 圈预测,2012-2017 年全球数据中心年平均复合增长率为17%,而中国为40%,增速远高于全球水平。相较于美国,我国数据中心发展空间巨大。
美国当前的数据中心进入行业整合阶段,以改建和扩建为主,逐步进入企业通过并购整合实现强强联合的阶段,新建数据中心规模占比不大。美国数据中心正逐步转向改扩建为主,而中国数据中心建设仍处于以新建为主的粗犷式发展阶段。
(二)从竞争格局看,美国以第三方数据中心为主,而中国电信运营商占据主导地位。
数据中心服务主要由基础电信运营商和第三方数据中心服务商提供。在美国市场,第三方数据运营商占据主导地位,具备更强的规模和技术优势;而电信运营商则逐渐退出,重新回归了主营电讯业务,主要原因是第三方数据运营商更具备成本优势。而在中国市场,电信运营商具备资源垄断优势,其市场规模约占整个数据中心服务市场的三分之二,第三方数据中心服务商发展收到限制。
(三)地理分布上,中美数据中心集中在中心城市,中国第三方数据中心选址决策较被动。
从选址结果看,中美数据中心的建设具有共同点:初期围绕中心一线城市,后考虑电力资源、气候、土地和地质条件的因素,逐步扩展至二三线城市。
然而中美数据中心的发展过程略有不同。美国数据中心节点的形成由多个运营商的网络汇合而成,数据中心在节点上有着相对中立的地位,在数据跨网环节有着重要的中间人地位。而中国的数据中心节点主要由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两大运营商主导,数据中心在数据跨网环节并没有强的中间人作用,因此在选址也相对被动。
北美数据中心发展围绕中心城市主电信机房(Carrier Hotel)。美国数据中心需求主要集中在首都(华盛顿地区)、金融中心(纽约、芝加哥地区)和科技中心(旧金山、西雅图地区)等。这些地区也逐渐形成美国最重要的光纤骨干网节点。在地理格局上,大量光纤网络在骨干网节点相会,逐渐形成物理性的主电信机房(Carrier Hotel)分布,即光纤网络通信节点集中聚集的安全场所或大楼。北美共有约20多个主电信机房,均分布于规模较大的城市,其中特大型城市,如纽约、芝加哥等有两个主电信机房,其他大部分城市仅有一个。
北美电信业市场化程度高,跨运营商通信交互服务便利。北美电信业市场化程度高,竞争激烈,为了降低成本提高数据交换效率,跨运营商网络之间的通信和数据传输成为重要的方式。主电信机房为此提供了Meet-Me-Room(MMR)数据交换服务,MMR是指通过交叉连接(Cross-connect)的方式提供不同电信运营商之间的直接连接,或者第三方服务器与电信运营商之间的数据连接。
与美国运营商之间通过通信交互服务的方式不同,中国数据中心的发展围绕主干运营商(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骨干网络结构建成,跨网信息交互服务欠缺。从数据中心机房的互联网接入带宽和访问速度来看,北京、上海和广州具有独特的网络优势。而在中西部地区,网络连接的成本较高,行业服务水平差距巨大。
三、 中国投资并购美国数据中心相关企业乏力
与近年来美国数据中心市场并购整合活跃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企业对美国数据中心行业投资参与程度极其薄弱。
由于规模效应的原因,在美国数据中心市场的绝大多数交易数据中心的是战略买家而非财务投资者,是寻求增加提高附加价值或扩大其地理足迹的数据中心运营商和服务提供商。中资企业由于数据相关资产敏感、难以获得骨干网节点、缺少已有网络布局以及面临可能外资并购审查而难以涉足其中。
目前鲜有的案例为沙钢集团于2017年6月以220亿元获得总部位于伦敦的数据中心运营商Global Switch控股权。Global Switch是欧洲和亚太地区领先的数据中心运营商,拥有10个数据中心,主要分布在伦敦、巴黎、阿姆斯特丹、马德里、法兰克福、新加坡、悉尼等7个国家核心城市。
四、美国数据中心产业对中国的启示以及相关政策建议
纵观美国数据中心服务产业发展,我们可以获得以下几点启示。
启示一:市场化竞争是主流,规模化效应是核心
美国数据中心市场以市场化为导向,强调细致分工和资源优化分配。数据中心作为重资产行业前期投入巨大,第三方数据运营商由于具备更高的行业专注度的,不断寻求扩大规模以及优化存储利用率,逐渐占据行业主导地位,而传统的大型电信运营商由于重新聚焦主营业务,逐渐退出数据中心业务。
此外,由于美国电信市场更加开放,第三方数据运营商受电信运营商限制较小,可以通过主电信机房(Carrier Hotel)和MMR电信间(Meet-Me-Room)实现跨网通信,优化数据传输路径,实现更高效服务。
我国的数据中心产业发展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企业之间网络交互需求少,缺乏市场竞争的活力。众多资金充足的企业,尤其是大型国有企业,处于数据安全的目的,通常倾向于自己持有数据中心,而非利用第三方服务。但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公共数据中心的建设通常更加专业,安全防护更加严格。数据与黄金等实物资产不一样,“放在自己的仓库里安全些”,这种观念不免过于片面。要改变这种现状,最主要的是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提高我国数据中心企业的竞争力,将整个产业链盘活。
纵观美国及欧洲市场,数据中心运营商大多通过并购重组,形成规模较大的行业巨头,利用规模效应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我国数据中心产业中,类似这样的市场化龙头企业尚未形成。我国数据中心服务产业也应引入适当的市场竞争机制,培育龙头企业。
启示二:国家层面推动大数据战略
奥巴马政府在2012年3月推出“大数据研究与开发计划”,这是继1993年宣布“信息高速公路”之后美国的又一重大科技部署,其提出将在科学研究、环境保护、生物医药研究、教育以及国家安全等领域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突破。该计划涉及美国国家科学基金、美国能源部、美国国防部等六个联邦政府部门,超过两亿的科研经费被用于相关工具与技术的开发。
美国白宫发布的《2014年大数据白皮书》中提到:“大数据的爆发带给政府更大的权利,为社会创造出极大的资源,如果在这一时期实施正确的发展战略,将给美国以前进的动力,使美国继续保持长期以来形成的国际竞争力。”
大数据发展战略在美国已经形成了全体动员的格局,体现了美国一贯追求在创新能力、产业能力、信息能力、社会管理能力等方面维持引领的策略和做法。数据被喻为21世纪信息化时代的“石油”,透过美国的大数据战略发展状况,我们可以看到一场大变革正在全球展开,而数据中心产业的兴盛,正式受益于此种大背景。
我们建议,政府应进行一系列的政策改订和相关立法,推动数据服务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具体建议是:
(一)将数据提升至国家层面战略资源对待。数据不仅仅是一种资产,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时今日,更应该被上升为国家层面的战略资源来看待。数据的采集、存储、管理和再利用的背后隐藏着巨大的商业利益,将会对国家的社会稳定、商业安全造成严重影响。在未来的世界竞争格局中,数据是基础性支撑,获得了关键数据,即在竞争中占据了先机。
大数据应用广泛,涉及诸多重要的领域,如地球信息科学、金融、信息技术、国防等。发展大数据技术将是我国多行业、多领域的共同任务。然而目前,我国各界对大数据的理解还不够成熟,需要政府、学界和产业共同合作,推进各界对这一问题形成共识。
(二)制定数据主权法。 数据主权是国家主权在网络空间的核心表现,数据权力可分为数据管理权和数据控制权。前者是对本国数据的传出、传入和数据的生成、处理、传播、利用、交易、储存等的管理权,以及就数据领域发生纠纷所享有的司法管辖权。后者是指主权国家对本国数据采取保护措施,使本国数据免遭被监视、篡改、伪造、损毁、窃取、泄露等危险的权力,其目标是保障数据的安全性、真实性、完整性和保密性。
国家数据主权安全不同于传统的领土、领海、领空主权所指向的传统安全,数据主权指向的是非传统安全,其特殊之处在于没有物理空间边界,在数字社会中所涉及的诸多领域无一不需要数据支撑与表达,这些领域的安全业已被总体国家安全观所统摄。因而,有必要从主权高度构建一套能够保护总体国家安全的规则制度体系,即构建“总体国家安全观下的国家数据主权”,其主要功能是在新风险社会中维护总体国家安全。
依法治理数据是欧美国家的通用做法,反观我国的数据主权相关法律的建设明显滞后欧美发达国家,尽快的完善相关法律体系建设,是保证我国信息安全的关键。
(三)通过税收等政策扶持数据中心发展。据美联社的报告显示,美国至少有23个州拥有数据中心的税收优惠政策。另外有16个州提供了鼓励使用一般的经济发展方案的数据中心项目。在过去的10年中,美国已经提供了价值约15亿美元的数据中心的税收优惠。
税收的优惠直接刺激了美国数据中心服务产业的快速发展。我们在学习美国经验,建立健全相关税收政策之外,结合我国的国情,也可以考虑通过适当的政策性引导措施,将数据中心产业引入经济发展落后地区,与国家的扶贫政策结合起来。例如,贵州省的数据中心建设在保护了当地自然生态的同时,大幅提高了当地的收入水平,活跃了区域经济。此种经验可以通过国家的支持在广大中心西部省份推广。
另一方面,尽管行业前景广阔,但从美国数据中心的发展经验来看,也不能放松对行业出现短期供给过剩的风险的警惕。发展数据中心需要结合当地实际需求,不可盲目跟风,避免一窝蜂式发展。
启示三:美国旺盛的移动数字消费是增长的根本动力
手机等移动端设备和云计算的快速增长,造成数据流量的爆炸性增长是市场需求扩大的主要动力。根据思科公司的预测,到2021年,移动数据流量将占数据总流量的20%,2016年这一数字为8%;移动网络联接速率将增长3倍;机器对机器(M2M)联接将占移动联接总量的29%(33亿),相比2016年的5%(7.8亿)增长显著;智能手机总数量将占全球设备和联接总量的50%以上(62亿),相比2016年的36亿有大幅增长。受此影响,美国咨询机构预计到2021年北美数据中心行业的规模扩大一倍。
相比美国,中国的移动端市场仍然具有巨大潜力,我们建议加大供给侧改革,深入挖掘中西部移动端市场,为我国数据中心服务产业的整体布局规划奠定基础。
从美国的经验我们可以看到,云计算和普通消费者在手机等移动端上产生的数据流量,是导致数据中心产业增长的主要原因。中国的移动端通讯的增加速度虽然在世界名列前位,但分布非常不平衡。在中西部边远省区,移动端通讯通常只是用来进行电话通信,高附加值的数字消费、移动应用市场尚在发展初期。中国广阔的腹地,消费人口众多的市场为数据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无限潜力。尤其是中西部的气温较低、水资源充沛,非常适合大型数据中心的建设。
启示四:美国及全球数据中心服务市场并购活动活跃
兼并收购在2016年对数据中心行业产生重大影响,并将在2017年持续。云服务需求具有全球性,未来具备全球布局的行业龙头企业将更加具有竞争力。通过并购,数据中心运营商不仅可以有效降低竞争,还能快速实现关键区域渗透。更重要的是,规模效益的提升能够显著降低运营成本
2016年具有代表性的并购活动包括:Equinix公司于2016年12月收购了Verizon的数据中心资产组合,该交易将包括其在美国和拉丁美洲的29个数据中心;Medina Capital和BC Partners于2016年第四季度收购CenturyLink数据中心业务;Digital Bridge收购DataBank公司在达拉斯,明尼阿波利斯,堪萨斯城的6个数据中心;TierPoint公司于2016年第一季度收购CoSentry公司,为其不断增长的投资组合增加了9个位于美国中西部的数据中心。
由于数据在未来经济发展中的核心作用,我们建议国家鼓励支持中国企业进行海外数据相关资产并购。虽然每个国家都把数据当成敏感资源,在中资企业海外并购的初期有可能会遭遇政府或其他方面的抵触。但通过与美方相关公司的合作,以财务投资者的身份进入,是值得尝试的方式。特别是中国投资公司作为国家的主权财富基金,理所应当发挥“雁阵”模式的头雁作用。
免责声明:
本报告中涉及资料已根据行业通行的准则,以合法渠道获得或经授权。相关内容由中投研究院根据原文翻译整理,仅代表其原作者个人或机构观点,与中投公司和中投研究院均无关。研究原创性及引用内容未经中投公司和中投研究院证实,对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中投公司和中投研究院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